7月1日晚,执棒纽约爱乐乐团为2025上海夏季音乐节开幕音乐会的是著名芬兰指挥家萨洛宁,这是他首登MISA舞台。同时拥有伦敦爱乐乐团、洛杉矶爱乐乐团及瑞典广播交响乐团“荣誉指挥”称号的他,现任旧金山交响乐团音乐总监。他以结构清晰、技术精准的指挥语言著称,尤其擅长诠释19世纪、20世纪与当代的作品。
这是萨洛宁第三次造访上海,首度来沪是携手马勒室内乐团,他对这座城市印象深刻:“上海是一座很多元的城市,一方面,这里有着深厚的古典乐历史传统;另一方面,这又是一个充满音乐活力的文化都市。这里的观众很年轻也见多识广,他们的音乐知识很丰富,听音乐会时也很专注。”
音乐会现场(王凯 摄)
此次带来的作品中,德彪西的《大海》是他个人甚为喜爱也推崇备至的作品。萨洛宁承认,尽管相比拉威尔的作品,德彪西的音乐或许没有那么完美658金融网,需要指挥家用些许技巧来弥补那一丢丢瑕疵,但正是这份“不完美”让德彪西作品更具吸引力:“听他的音乐就像走入一个梦境,尤其《大海》有种源自自然的深邃力量,小时候,我每次睡不着,都会在枕边播放这部作品,它能让我找回内心的宁静。”
本届夏季音乐节以环保为主题,探讨的恰恰也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。对此,萨洛宁笑说:“那没有一种情感的表达比古典乐来得更为环保了,演奏和聆听既不会产生塑料垃圾也不会污染环境,我们都很天然。”放眼全球,环保正成为越来越不容忽视的问题,瑞典等多地艺术节都围绕自然和生态,用音乐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。
环保“树”装置(蔡磊磊 摄)
身兼指挥家和作曲家双重身份,萨洛宁每每被问及更热爱指挥还是作曲时总是很难取舍,他说:“指挥的时候我是一名指挥家,作曲的时候我是一名作曲家。现在我手头就有一部正在创作的作品,所以我不得不从忙碌的指挥工作中抽出时间,来进行我的创作。”
芬兰是一个盛产指挥家和音乐家的国度。萨洛宁坦言,这源于芬兰完善的音乐教育体系:“芬兰仅有550万人口,相当于上海的1/4,国家虽小教育水平却很高。每个孩子都被当作是天才来培养,他们自小就能获得良好的音乐教育,普通家庭也可以获得借款来使用昂贵的乐器。在西贝柳斯音乐学院,我曾经获得过很多知名的老牌指挥家的帮助,而现在我们也会帮助下一代指挥成长。”
萨洛宁自诩是一名老派的指挥家,他始终坚信自己肩负着推广现当代音乐的使命。在他看来,今天的古典乐坛在历史作品与当代创作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平衡,演出曲目的选择往往趋于保守,但这并不利于古典乐的未来发展,他说:“在勃拉姆斯作为作曲家活跃的年代,所有的交响音乐会其实都是当代音乐。”基于这份认知,他长期与许多当代作曲家保持联系,不断将当代作品带上舞台。
音乐不是冷峻的纪念碑,而是“一片会生长的森林”。萨洛宁说:“我们所见证和体验到的,其实是一些非常古老的想法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不断涌现,而建立在这些古老想法之上的新材料则将它们推向更远,最终来到我们的时代,音乐仍在被书写。”先人留下的作品就像深深扎根的老树,而指挥则在旧的土壤中不断汲取养分使其再次生长。
萨洛宁自称是“一个园丁658金融网,而不是一个记录员”,他与纽约爱乐此次在MISA的重逢,将在德法音乐的土壤之上播撒新种子。这位“森林园丁”正在用他的方式,加深音乐和时代之间的联结。
通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